English

加快中西部发展需解决思路问题

1998-10-16 来源:光明日报 宋则 我有话说

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是一篇大文章。如何把文章做好,如何才能“加快”,如何将中央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,收到实效,值得认真研究。根据笔者近几年在西藏、新疆、内蒙古、广西、湖南、贵州等省区的实地考察,发现这些地区确实有了加快经济发展的势头,但也深深感到有必要解决“加快发展”的某些思路问题。

第一,加快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。提出转变观念,看上去并无新意,是老话重提,但真正转变起来,并不那么容易,在许多场合恰恰是传统思维在继续延伸。经济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,当然是机遇,但更是挑战。我国东、中、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拉大,固然有历史的、客观的原因,但从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来看,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。目前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中央给予财力支持、政策倾斜的愿望,而对于变输血机制为造血机制,积极寻求自身的结构调整和新经济增长点考虑不足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重心转移当然需要中央支持和政策倾斜,但决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地“拨钱”、“给物”,而是在基础设施、重大建设项目和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方面给以支持,例如京九铁路、南昆铁路、三峡工程建设,都对繁荣地方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因此,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,的确在于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和观念,一要放弃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思想,二要放弃缺少市场评价的资源优势幻觉,三要放弃急于求成、盲目冒进、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心理,认真研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难度,避免这种转化出现盲目性、主观随意性和决策失误,切实把自身的优势找准、摸透,抓住机遇把路子走稳,把“蛋糕”做大、做实。

第二,因地制宜,按照区域分工原则打好“特色牌”。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,依然存在对发展战略的误解。突出表现是缺乏市场化的区域分工意识,高估自己的优势而低估自己的劣势,讲蓝图、讲“上马”,热情都很高,唯独忘了量力而行、结构调整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。结果是决策失误,特色不明,战线过长,包袱沉重,生态环境恶化,传统产业过多,跳不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。实践显示,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,甚至重走弯路,更谈不上缩小差距、后来居上。在目前买方市场、结构失调、低水平竞争的状况下,评价一个中西部地区战略决策是否正确,不仅要看决心“上”什么,开列了多少“上马”的清单,更要看决心“下”什么,准备调整和放弃什么。根据以往的沉痛教训,后者更是对“决心”和“勇气”的真正挑战,而经济增长点可能就蕴藏在这种实事求是、有上有下、有进有退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之中。

第三,注重发展商贸带动型的经济体系。市场经济也可以理解为商贸带动型的经济。沿海和内地经济的差距,不仅表现在人们通常理解的第二产业,而且突出表现在商品市场和商业、服务业带动力的差距。例如,商业意识缺乏,市场发育水平低,商业、服务业基础设施薄弱,未能形成以市场、商贸带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等等。因此,决不可以把中央关于加快中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决策,狭隘、片面地理解为“上经济就是上工业,上工业就是上传统项目”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发展经济的内容比人们原来想象的要丰富得多。与传统计划体制时期相比,的确需要一点“倒过来”思维的头脑,在中西部地区同样迫切需要贯彻中央关于“加强第一产业,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,积极发展第三产业”的产业政策,尽快改变继续放任第二产业盲目数量扩张、粗放经营的传统思路,克服“怕吃亏”的心理,主动实行同沿海联手,加快市场建设,率先发展商业、服务业的新思路。沿海发达地区可以向内地寻求新的商业机会,向内地城乡商贸领域注入资金、技术,传授商业经验,灌输商业意识,传播商业信息。如果中、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联手开发本地的市场和商贸领域,就会扩大当地经济中的就业容量、市场容量、商品流量、资金流量,同时开发出本地优势产品,向外寻求新的市场,通过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,找准自己的产业优势及其发展方向,从而带动本地第一、第二产业跟进发展,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全面繁荣。可以说,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中、西部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启动点、切入点,首先是“投资门槛”相对较低、回报较快、回报率较高,最容易活跃起来的商贸领域。因此,在沿海商品市场和商业规模相对饱和的情况下,无论从国民经济整体上看,还是从中、西部经济体系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可能上看,率先发展商贸产业,加快市场建设都是经济增长点的首选目标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